31小说网 > 大明权宦 > 第5章 思绪(下)

第5章 思绪(下)

有人可能会说,崇祯那是遇到了小冰河时期,实在运气太背。

魏无忌觉得那种理由更是扯淡了。哪朝哪代没有灾难?为什么天启帝的时候没人反,到了崇祯帝的时候造反的人那么多?

好,就算是退一万步说,都小冰河时期了,农业大幅度减产,为什么大明朝廷还是往农民头上层层加税,而不收资本家的税?种地的要收税,开矿的不交税?做生意的不交税?哪有这样的道理!富人越富越不交税,穷人越穷越要被盘剥的一无所有,所以明末那么多动乱,都是老百姓逼得没有活路了,只能铤而走险。

有人说东林党清廉啊,从不对敌妥协啊,为国尽忠啊什么的。

第一条,魏无忌直接笑喷:东林党真的清廉?

清朝入关的时候,著名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家里的存钱,连满人鞑子都为之瞠目!这些钱到底哪里来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啊,同志们!

第二条,东林党人为国尽忠?魏无忌觉得那更可笑:同样是这个钱谦益,这软骨头不但可耻地投降了,而且还厚着脸皮做了鞑子的大官。

简直极品人渣啊,有木有?

第三条,东林党从不妥协?魏无忌直接想掀桌子骂娘,因为那帮东林党人更是罪无可赦,个个当诛!就是因为他们一伙满嘴仁义,高举道德牌坊,主张不妥协,才使得明朝丧失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丧失了最后的缓冲时间。当时杨嗣昌比较务实,主张说攘外必先安内,先和后金谈判,尽全力把流寇剿灭了再说。然后就一帮子东林党人鼓噪说什么天朝安能屈服于蛮夷之类的屁话,硬是活活把大明王朝送进历史火坑。

所以,魏无忌得出一个沉痛的结论:明朝不是东林党弄没的,还能是谁弄没的?东林党不背锅,谁背锅?准确客观负责任的讲,大明王朝他娘的的确亡于东林党人之手。

事实确凿,容不得东林党人甩锅。

魏无忌清楚的记得,史书记载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崇祯帝朱由检撞钟紧急集合大臣商议对策。可怜崇祯重用东林党人,手下文武百官绝大部分是东林党,到头来,竟无一人尽臣子之忠前往觐见皇帝,亏他们整日喧嚣把儒家礼仪道德挂在嘴边。

而最大讽刺的是,唯一一个从始到终陪在崇祯帝身边的人,只有一个他们曾经口诛笔伐的阉人之流——王承恩!!

第二件事情,魏无忌不得不提的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崇祯帝朱由检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朱由检在国家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皇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到了最后关头,他连在精神上也彻底崩溃了。朱由检下旨命人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他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朱由检幡然醒悟的同时,局势已经无力回天了,他也将自缢煤山而亡。

一生悲催的朱由检死前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这句话说的非常深刻,乃是朱由检的切肤痛楚,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崇祯帝朱由检手下的大臣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混蛋,选择推卸责任,明哲保身,消极混日子;而另一种更糟糕,纯粹是王八蛋,不做事尽责,背地里只知道趁机贪污弄权发国难财,不但毫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甚至暗中勾结后金为后援。

反观魏忠贤在的时候,名将辈出,关宁防线得以组建,孙承宗,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委以重用。魏忠贤死后,孙承宗被罢,袁崇焕被杀。然后一群崇祯手下的混蛋加王八蛋东林党大臣们开始自己作死,昏招不断,硬是把好不容易稳定下的关宁防线轻易葬送敌酋之手。

往有人说魏忠贤打压报复过孙承宗,但不管怎么说,魏忠贤活着的时候,没有把孙承宗往死里干。孙帝师下台了还能东山再起。魏忠贤死后,好,孙帝师就彻底歇菜垮台了,老头儿就再也没回到过大明权力舞台。

所谓‘耳听是虚,眼见是实’,东林党人在历史上把魏忠贤抹黑的再抹黑,反面的再反面,明朝起码不是亡在他手上的。而东林党们把它们的丑恶嘴脸吹的那么高尚伟大,而明朝的天下就是亡在他们手上。

那么就要问了,流传下来的史书为什么要大大贬低乃至贬损魏忠贤,而去吹捧东林党的臭脚?

无它,因为给后人写史的正是这帮东林党集团的文人知识分子。他们不可能把他们同类的品相写的连个太监都不如,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无论东林党人在史书怎么吹,怎么按照它们的一党之私、党派偏好去书写、评价人物,但历史事实是不能被改变的。

想到这里,这番痛苦思索有了果。

魏无忌叹了一口气。他已经理清楚了思绪,剩下的就是否下定决心的问题了。

那么,未来的七年,赌不赌,博不博?

首先来看,他可以选择不博,躲避在这个小山村,过与世无争的生活。

魏无忌仔细想了想,只能摇了摇头,这道路根本行不通。在这个落后的封建年代,九族连诛是家常便饭的事。即使自己不参与进忠叔的任何政治活动,恐怕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依然会因为自己是阉党亲族的身份而被动卷入这个巨大的历史漩涡。魏忠贤人颓事败之日,注定魏无忌命赴黄泉之时。

既然否决第一种可能性,那么就剩下一条路:博!

人生不博,与咸鱼臭虾何异?!

要博,就博它个天翻地覆!博它个轰轰烈烈!

一股凌云壮志鼓荡在魏无忌胸间,与‘既定’命运抗争的豪情油然而生!

既然自己注定逃不过“魏党全灭,亲族遭诛”的结局,那么接下的天启帝在位的七年时间,只要叔侄俩放手放胆去精心谋划,智慧布局,抓住每次与政治敌人贴身搏杀的机会,哪怕叔侄俩多活一年,都他娘的是人生的赢家。

没错,多活一日都是赚!

“决定了!”魏无忌咬咬牙,面色狰狞,露出刚烈决绝之色。

旁边的魏文和魏武吓了一跳。这种恍若实质的强烈的仇恨杀气,他们第一次看见,与之对视,不免有些胆寒。

魏无忌意味深长的道:“魏武,我曾经梦见,你将来会是本朝最厉害的大将军!而你魏文,注定是本朝最优秀的宰辅!”

大牛眼睛放光,眉开眼笑,高兴道:“麒麟哥,我大牛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研究兵法,指挥战阵之事。只要将来能让我带兵打仗,就算是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

魏文两目有神,灿若晨星,神采奕奕,沉声道:“文一生苦研治国安民之术,若能实现安邦济民的理想,粉身碎骨又当如何!”

魏无忌一拍大腿,道:“好!文哥、武弟,有我魏良卿在,他日一定帮助你们实现心里理想。”

大牛搔了搔头,苦恼道:“问题是我们呆在这个小山村,根本不知道何从施展心中所学,何日才能实现我们的心中梦想。”

魏无忌哈哈大笑,用一种万分笃定语气道:“武弟,文哥,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只要自己是块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不瞒大家,我们的机会,现在已经近在眼前了。”

魏文心中会意,轻轻点头道:“麒麟,莫非你进忠叔召你入京进宫一事,里面有莫大的机缘?”

魏无忌从怀中取出那枚古怪的骰子,道:“我们可以试一试投掷这枚神奇的骰子,占卜命运,看看它到底显示多少点数!”

说完,魏无忌轻轻往空中一抛掷,骰子掉落到地上,赫然显示的是六点。

大牛接过骰子,也是使劲一抛,居然也是个六点!

魏文有点惊疑,百思不得其解,也用手轻轻一掷,还是个六点。

魏无忌拍拍双掌,连声道:“妙,妙,妙!都是六点。六六顺啊,乃是一帆风顺之意。”

大牛深深的折服了,瞪个牛眼把玩这个骰子,直呼神奇。

魏文轻轻的抿着薄薄的嘴唇,笑了笑,却不点破骰子的诡异之处。

魏无忌自己当然明白,自己能穿越到这世界,还真是这个诡异骰子的问题。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发现这个诡异的骰子,每两个时辰之内,投掷出来点数必定是相同的数字。至于这个骰子还有什么狗屁秘密,魏无忌还是没有琢磨出来。

魏无忌等三个人在村后山商议良久,终于决定好了行动方案:魏无忌先行入京。魏文在家里温习功课,随后魏武护卫魏文参加秋闱大比,务求一击中举,再求进士出身。

这样安排,魏无忌自然有深意:在对付东林党人的问题上,他需要培养未来的魏文作为文官领袖,从内部瓦解东林党势力。

至于魏文的中举,魏无忌有十分的把握,一来魏文经学实力强劲,压根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二来魏无忌不怕有人科场给魏文使绊子,他有一万种‘暗黑手段’作后手。

(本章完)

加入书签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